![](http://img.cqtimes.cn/2022/0610/20220610114143690.jpg)
恐怕美国也没有想到反击会来得这么快。当日本宣布23项出口管制,荷兰宣布光刻机出口管制之后,再加上美国对于高算力芯片的出口管制,一时之间可谓志得意满,以为芯片三方协议将遏制中国芯片产业的发展。
但是没想到反击来得这么快,7月3日晚间,中国宣布将对镓、锗这两种半导体核心材料实施出口管制。镓作为最常用的超导材料,被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材料、特殊合金、光学电子材料、有机金属材料和新型功能材料等,在军工、通信、新能源、航空航天、医药等高新技术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。其中氮化镓和砷化镓是有源相控阵雷达不可替代的核心材料。
(资料图片)
锗也是重要的半导体材料之一,在半导体、航空航天测控、光纤通讯、太阳能电池、红外光学、化学催化剂、核物理探测、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。
从全球产量来看,中国的镓、锗金属产量占比最高,分别高达90%、68%,随着中国进行出口管制,也将对全球半导体产业形成一个巨大的冲击波,其威力不下于美日荷芯片三方协议。
镓和锗实际上只是第一步,除此之外我们还有稀土这一王炸资源。稀土是宝贵的战略资源,广泛应用于尖端科技领域和军工领域,被称为“新材料之母”。
稀土是一组金属的简称,稀土元素共有17种,包括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15种镧系元素——镧(La)、铈(Ce)、镨(Pr)、钕(Nd)、钷(Pm)、钐(Sm)、铕(Eu)、钆(Gd)、铽(Tb)、镝(Dy)、钬(Ho)、铒(Er)、铥(Tm)、镱(Yb)、镥(Lu),以及与镧系元素密切相关的两个元素钪(Sc)和钇(Y)。
这17种元素在半导体、新能源、材料工程、航空航天、军事武器等等拥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前景,一旦其中一种或者几种出现断供,将对相关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。因此外媒也对镓和锗出口管制事件给予了高度关注,认为西方科技企业难以承受失去的代价。
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稀土出产国,占全球稀土商品量的90%。稀土不仅开采困难,更为困难的则是分离其中的各种金属元素,目前全球仅有中国能够完成稀土的冶炼。目前美国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能够开采稀土矿,但是却没有冶炼能力,因而只能运输稀土到中国来完成冶炼,这也使得我们牢牢掌控了全球的稀土产业链。
面对美日荷芯片三方协议,用镓、锗作为第一波反击策略可以说十分得当。通过此前几十年的努力,国内厂商已经“卷”死全球其他竞争对手了,无论是品质、技术、规模,还是成本在全球范围内都已经没有对手。即使美国从头开始培养相关产业链,那么至少也需要5年时间才能见效。就算美国搞出了产业链,但是无论是效率还是品质、技术都远远落后于我们,基本没有实际产业意义。
相对于芯片三方协议,镓、锗出口管制的威力无疑更加巨大。同时还藏着稀土这种牌没有打出,实际上也是一种警告,不仅仅是你们有手段,我们同样也有反制措施,你不让我发展芯片产业,那么我就让你连芯片都造不出来。
不可否认我们在半导体产业上的落后,但是在稀有金属冶炼技术上我们则拥有巨大的领先优势。以往我们之所以选择对包括镓、锗在内的稀有金属以合理的价格出售,就是为了维护全球半导体产业从而实现共赢。
如今美国选择“图穷匕见”试图通过芯片三方协议封堵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的道路,那么我们自然就不必客气,通过断供稀有金属直接选择“掀桌”,让美国承受同等的代价。
可以看到最近几年美国已经几乎用尽了手段,芯片三方协议可以说是最后的底牌。也正是看到了美国的底牌,我们才开始选择出招反击,一招镓、锗限制就让西方科技企业乱成一团。当下的竞争也已经到了关键时刻,只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。